随着砂石资源的稀缺,以及人工制砂工艺的逐渐成熟,如今机制砂已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建筑用砂的需求,但是用于结构和浆砌工程的混凝土为了工程质量,对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颗粒级配会有的规范,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它的石粉含量和颗粒级配,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呢?制砂机厂家在本文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一、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控制建议
1.正确开采生产机制砂的原材料或母材。由于采石场普遍存在一层厚度不一的风化壳,为了弱风化带下部的有价值料源不与覆盖土混杂,采石场开挖的质量控制原则是,先剥离覆盖土,后开采有用岩石,判断是以弱风化带下部作为料场无用层与有用层的分界线,即机制砂料源为弱风化带下部以下岩石。
2.在机制砂生产前,对岩石进行取样,检测其强度和压碎值等指标,达不到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以免生产出来的机制砂达不到建筑用砂使用,反而浪费了成本。
3.虽然料源控制好之后,会大大减少机制砂中的尘屑和石粉,但成品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可能还会存在标的现象,此时建议配置洗砂机对机制砂进行清洗,以提高成品的质量和洁净度。

二、机制砂颗粒级配的建议
1.合理设计机制砂的破碎方式,它是影响机制砂级配的内在因素,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和细碎机+锤式制砂机这两种方案,从而获得粒型、级配较好机制砂。
2.筛分设备是影响机制砂级配的外在因素。为达到良好的筛分效果和获得级配理想的机制砂,用户要参考厂家的经验来振动筛的筛孔形状、尺寸以及筛面安装角度。
3.为了进一步机制砂的级配,或者弥补现有级配方面的问题,客户可以考虑在人工机制砂中合理掺配砂,满足生产需求。
为了工程质量,建筑混凝土对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颗粒级配的要求一般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建议用户在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加工时,多多关注成品砂在这两方面的参数,终使砂石料获得良好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