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矿山的石料销售流程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合法合规性确认:确保矿山具备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环保验收证明》等必要证件。完成资源储量核实、环评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备案。
2、资源评估与生产规划:根据地质勘探数据,确定可开采的石料种类(如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等)、品质等级和储量。制定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匹配市场需求。
二、开采与加工阶段
3、爆破与开采:按设计方案进行爆破、挖掘、装载,运输至加工区。
4、破碎筛分加工:通过颚式破碎机、圆锥破、制砂机等设备加工成不同规格的成品(如0-5mm机制砂、5-10mm碎石、10-20mm骨料等)。
5、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石料的压碎值、含泥量、颗粒级配等指标,确保符合国标(如GB/T14685-2022)或工程要求。
三、销售准备阶段
6、定价策略:根据成本(开采、加工、运输)、市场供需、竞争对手价格、石料规格等因素制定价格表。可区分出厂价(矿山提货)与到场价(含运费)。
7、销售渠道建设:直客渠道方面对接大型基建项目、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商。经销商渠道方面与区域性建材贸易商合作,扩大分销网络。线上平台可利用建材B2B网站发布供应信息。
8、样品与资质准备:准备石料样品、检测报告、公司资质文件,供客户查验。
四、销售执行阶段
9、客户对接与谈判:业务人员跟进客户需求,提供产品方案、报价及运输方案。关键谈判点有价格、付款方式、供货周期、质量保证条款。
10、签订销售合同:明确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付款方式有预付款、进度款/货到付款,避免赊销风险。质量争议处理方面要约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检流程。
11、订单管理与排产:根据合同制定发货计划,协调生产部门优先保障订单供应。
五、物流与交付阶段
12、运输方案:公路运输为主流方式,需组织车队(自营或外包),核算吨公里成本。水路运输方面适合沿江/海矿山,成本低但中转环节多。铁路运输方面适用于超长距离大宗运输。
13、发货管理:过磅称重(地磅系统记录净重),开具《出货单》《质检报告》。购买货物运输保险,规避途中损毁风险。
14、现场交付验收:客户核对数量(过磅复核)、质量(抽检),签署《收货确认单》。
六、回款与售后服务
15、回款跟踪:按合同节点催收货款,使用承兑汇票需评估贴息成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严控逾期账款。
16、售后服务:处理质量投诉(如级配不达标、含泥量超标),协商补货或赔偿。定期客户回访,维护长期合作关系。
七、关键风险控制点
17、质量方面:会出现产品不达标导致退货,其应对措施为加强过程检测,留存批次样品。
18、运输方面:运输方面会出现超载罚款、交通事故,其应对措施为选择合规车队,购买高额保险。
19、付款方面:付款方面会出现拖欠货款、坏账,其应对措施为预付款制度,信用保险或保理融资。
20、政策方面:政策方面会出现环保停产影响供应,其应对措施为储备应急库存,签订不可抗力条款。
八、行业趋势优化建议
21、绿色矿山建设:采用封闭式破碎车间、干法除尘工艺,满足环保要求,避免停产风险。
22、数字化管理:应用矿山ERP系统,集成生产、销售、物流数据,实时监控库存与订单状态。
23、附加值提升:开发高利润产品(如精品骨料、特种砂浆用砂),减少同质化竞争。
砂石料销售的本质是资源+物流+资金周转的高效整合。建议重点关注区域基建规划动向、竞品产能变化,灵活调整定价与渠道策略,方能在强周期行业中稳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