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矿山好做到从源头上杜环境破坏,比如现场采取密闭生产模式、安装除尘设备、种植绿色植物、对矿山尾矿加工再利用等,但是对于已经废弃的矿山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其进行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其实单从我范围来看,已经不乏废弃矿山成功的转型模式,本文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典型案例,供行业人士借鉴学习。
废弃矿山发展“生态经济”
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曾是有名的建材之乡。近年来,当地加大矿山整治力度,积转变发展方式,目前已经有13个制砂点完成自拆,4家矿山已停产或在边坡治理中;推进废弃矿坑土地平整流转,建立矿山复垦地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和白芨种植基地作为,已综合利用废弃矿山145亩,从倚重传统矿山产业逐步转向生态经济发展。
废弃矿山变身美丽青山
长兴县是浙江省的矿业大县,矿业曾经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历史上矿山多时达四五百家。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长兴县关闭矿山,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山。上图为2015年启动的长兴县钱家岭废弃矿山治理项目,采用边坡喷播复绿方式,治理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基本复绿完成。除了复绿之外,还让矿坑成为周边在建的酒店项目的配套景观湖。
矿山塌陷地,变“包袱”为“资源”
徐州市贾汪区作为百年煤城,属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而潘安湖湿地公园则是市、塌陷严重、面积集中的采煤塌陷区,以来坑塘、荒草丛生,大部分地区形成无人居住区,形成了严重的历史包袱,如今早已变成了人们享受慢生活之地。潘安湖的蝶变,是江苏省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值得大家借鉴。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发电站
广东平远东石镇是有名的铁矿开采大镇,采矿历史。近年来,随着铁矿开采的退出,矿区地带土地沙化,恶劣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成为当地和百姓心头一块“顽疾”。但是自2015年,当地引进光伏企业到旧矿区建光伏发电站,建成后产值5200多万元,将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针对废弃矿山的治理、修复措施是多样化的,只要企业和积思考,善于借鉴,能为当地废弃的矿山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